见到波兰就想到苏联。
波兰总统莱赫·卡钦斯基的专机在俄罗斯的卡廷森林附近坠毁。机上包括卡钦斯基夫妇及众多高官在内的96人死亡,事发地点——卡廷森林让这出惨剧更显悲情,苏联1940年杀了约两万名波军官兵,其中4421军官正是死在卡廷森林。
事实上,500年来,俄波两国恩怨不断,俄国曾三次参与瓜分波兰,野心勃勃的波军也曾两次杀进莫斯科。
令后人欣慰的是,在这次空难前的4月7日,俄总理普京在卡廷森林参加纪念卡廷惨案70周年的活动时曾单膝下跪,祭奠卡廷惨案遇难者。空难后,俄方领导人的真挚言行更是赢得波兰民众的好感,让这对度尽劫波的斯拉夫兄弟,迎来相逢一笑泯恩仇的良机。
1.十七世纪初波军杀进莫斯科
波兰民族和俄罗斯民族在人种、语言上同属斯拉夫人,说是兄弟民族并不过分,但俄罗斯人信仰东正教,波兰人信仰天主教,从中世纪后期起就不断发生冲突。13世纪中期,俄罗斯的前身罗斯诸公国和波兰都遭到拔都率领的蒙古西征军的攻击,后来蒙军撤出波兰,在今天俄罗斯的土地上建立了金帐汗国。罗斯诸公国成为金帐汗国的附庸,它们与波兰经常发生战争。1480年,莫斯科公国摆脱金帐汗国统治之后,逐步建立近代俄罗斯。波兰也日益强大,1569年,通过“卢布林联合”,波兰-立陶宛共和国(以下简称波兰)诞生。为争夺东欧霸权,该国与俄罗斯开始长期斗争。
在16世纪后期,波兰就与俄国为争夺白俄罗斯等地反复厮杀。波兰反败为胜,成为当时东欧最强的国家。
1598年,沙皇费奥多尔·伊凡诺维奇去世,留里克王朝终结。1601年,在波兰控制的乌克兰领地上,有人自称伊凡雷帝的皇太子德米特里(也译作季米特里),他获得了波兰大地主和小贵族的支持。1604年,伪德米特里向莫斯科推进,获得盼望好沙皇出现的俄国农民的支持,莫斯科也发生造反。1605年,伪德米特里进入莫斯科。1606年,瓦西里·舒伊斯基王公发动兵变,杀死伪德米特里,加冕为沙皇。农奴出身的伊凡·鲍洛特尼科夫领导的起义军包围了莫斯科,但被击败,1607年10月起义军投降。波兰封建主又找出了第二个伪德米特里,到1608年控制了俄罗斯大部。1609年,第二个伪德米特里的部队失败,他在次年被杀。
上一篇:Ladybird Club 标志设计 下一篇:包装设计的色彩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