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解读伊斯兰教的标志设计指示牌

来源:    2012-05-30

--主桅品牌编辑

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在饮食上讲究清真,不吃猪肉、不吃血液、不吃自死物、不吃未诵真主之名而宰的动物……因为他们的诸多“不吃”,就出现了有别于非穆斯林饮食的清真饭店、清真食品店、清真食品专柜,也就在这些场所出现了清真食品的专用标志设计——清真牌。

  制作清真牌,选用的材料不一样,有木材、铜板、玻璃框等;清真牌的规格也有大有小,一般来说,根据门面的大小来确定:大的长约0.5米、宽约0.3米,小的长约15厘米、宽约5厘米。在这些加工好的标志设计牌子上,或书写文字,或绘制图案,或“图文并茂”。把清真牌悬挂在经营场所最显眼的地方,就具有了“卖啥吆喝啥”的广告效应,也能起到传播伊斯兰文化的作用。

  且说清真牌上的文字,字号大,很醒目。有的用汉字书写:清真、清真回回、清真古教、古教回回、西域回回;有的用阿拉伯文字书写。阿拉伯文字的意思是,这里经营的都是穆斯林可食用的清真食品——“穆斯林食堂”,从而方便了不识汉字的穆斯林消费者。清真牌上的“清真”、“回回”、“古教”、“西域”,则突出宗教信仰和表示特定的族属、地域。

  再说清真牌上的图案,多绘有清真寺、经卷和卷轴、新月和星星、水壶。这些图案来自穆斯林的宗教活动和日常生活,也都具有标志设计性,代表不同的意思。清真寺是穆斯林主要的宗教活动场所;经卷和卷轴,代表伊斯兰教的根本经典《古兰经》;新月和星星,代表光明和知识、吉祥和幸福;水壶代表茶水,也代表穆斯林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传统盥洗用品汤瓶壶,水壶上面的清气缭绕,表示店内食品新鲜而清洁。

  这些清真食品的标志设计,样式独特,世代相传。据说,清真牌出自元代回族迁徙时。回族迁徙,不是一次性的,而是陆陆续续的。走在前面的回族在沿途有人家的地方住下之后,给后面的回族准备吃喝,并为他们准确找到这里而想出一个办法:把汤瓶壶放到窗台上,作为记号,提示后来者“见壶而入”。可是,后来汤瓶壶经常被偷走。为了避免“事与愿违”,他们在放汤瓶壶作记号的基础上,又想出一个新办法:把汤瓶壶画在木板上,再写上文字——制作清真牌,挂在房檐上。果然,挂清真牌的办法既被认可,又很可行,便延续下来。如今,制作清真牌的材料不只是木板,清真牌上的图案和文字也出现了多种样式,制作也更加精致。独具特色的清真牌,悬挂在清真食品经营场所最为显眼的地方,公告这里为穆斯林饮食服务。

  在我国城乡许多地区,常见规格不同和样式各异的清真牌。这些清真牌已成为一种标志设计性的符号,一种民族语言文化现象。清真牌具有民族性、社会性、艺术性。一块好的清真牌,文字和图案讲究,包含着历史、典故、宗教文化,再加上文化名人或书法家的题写,文化内涵更为丰富,具有传播宗教文化和饮食文化的功能。


上一篇:主桅标志设计公司:对每一个  下一篇:主桅品牌解析如何塑造标志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