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第二次更换标志设计的主动与得失--主桅品牌编辑

来源:    2012-05-17

当我们站在新一轮更换标志设计浪潮的前沿,看到一批新的中国企业纷纷卸甲重装的时候,它们与第一批先行者又有着怎样的不同呢?

李宁,中国运动服装品牌的领导者,追赶国际巨头近在咫尺,猛然回头,却发现消费者渐渐老去。如何才能洞悉、迎合更年轻的消费者群体?

360,中国互联网的“犀利哥”,3年颠覆杀毒软件市场,与互联网霸主腾讯的“3Q大战”名震江湖,3亿用户长期在电脑桌面的右下角沉默,如何将其流量变现?

伊利,中国乳业的领导者,在整个行业遭遇重创,几乎沦陷的情况下,它如何携赞助奥运与世博的余威,与消费者建立更有效地沟通?

农夫山泉,中国水饮料的精英品牌,在巨头林立的饮料市场能长胜不败,却始终难以逾越多年前自己绑定的水源地枷锁,原有的“千岛湖”是否还能取得消费者的好感?

很显然,它们是以更换标志设计这种最传统也最直接的方式,试图直达消费者的内心,激活与消费者产生正向共振的能量。


上一篇:中国第一次更换标志设计的失  下一篇:让品牌的标志设计走进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