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在工商时代,很多时候品牌可以联想到一个国家的国力和某一方面的高度,它是与国家的名字最直接地连在一起的:时装品牌让人想起法国、意大利,电器汽车品牌让人想起日本、德国,家具品牌让人想起丹麦、瑞典……如果说品牌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和象征,那么,中国现在正是品牌产生和发展的大好时机: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人们对生活质量的关注为品牌的产生奠定了基础,让中国的标志设计走向世界,创国际名牌成为我们目标,但决不能操之过急。
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国家有多少国际知名的品牌、国际流行的标志设计是检验这个国家的设计水平的标准。反过来说,设计水准决定了品牌的树立。所以,在中国,发展品牌,首先要提倡和发展包括设计在内的视觉产业。
我们不回避,目前中国的视觉产业还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准。中国还缺少真正的以设计为经济兴奋点的支柱式企业,不管是标志设计、广告设计,还是服装设计、空间设计等,很多中国产品制造行业如汽车制造业等都没有将设计作为推动品牌发展与更新的原动力。
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忽视品牌,轻视设计。当巴黎已出现了Chanel和Dior,在号称东方巴黎的上海,还没有谁获得过“时装设计师”的称号,有的只是籍籍无名的裁缝师傅。 在新中国的历代领导人中,周恩来最早提出过设计和包装的重要性 ,早在1964年,周总理即提出大力发展工艺美术,把美术学院中的优秀人才,输送到工艺美术学院,营造中国的视觉产业,从而树立中国的国际品牌。 很遗憾, 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这个很好的开始没能继续下去。
现在,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好时机。创世界名牌,让我们自己的标志设计流行世界,我们既不能妄自菲薄,更不能盲目乐观。应该承认,国内的品牌发展还只是非常初级的阶段,不能因为我们有许多老字号就以为我们已经有了品牌,从历史背景看,那些老字号往往是建立在小的商业模式里,甚至是作坊式的、农业经济当中,离真正的国际性品牌还有一定的差距。今天我们要积极地、脚踏实地而又分阶段地建立我们的品牌。
我们可以从国外品牌的发展中找到一些值得借鉴的实用经验。比如很多日本的设计师,曾经为国外的品牌做过设计,从中体验、学习,用人家的品牌,锻炼自己的品牌成长。“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东西方融合的大的视觉文化基础上,打造的品牌,将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成长前景。
在充满高度竞争的市场中,设计将成为品牌的最大竞争力,从而转化为直接生产力。所见即所得,人们可以通过产品的视觉形象来直接感悟品牌的价值。设计不再是艺术家完全的自我表现,而是最完美地传达一群人的特定需求。人们想要强调他们的独特性及表达他们自己,好的设计就是实现他们愿望的工具,好的标志设计就是创造品牌魅力的第一视觉象征,是艺术创造力与现代工业文明之间的神奇平衡。
上一篇:品牌标志设计—生活方式的象 下一篇:中国第一次更换标志设计的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