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99年,牛根生在呼和浩特市一座民宅底层53平米的两居室内创立蒙牛。到2004年,蒙牛已成为行业老大。蒙牛的名称和标志设计传遍了中国的各大商超卖唱、走进了东南西北的家家户户。从草根到到行业龙头,“蒙牛速度”曾是令人瞩目的“商业奇迹”,蒙牛及其领导者们也因此身披光环。但这些光环随着三聚氰胺等事件的发生,慢慢褪色。
2009年7月,中粮成蒙牛最大股东,并承诺“三年不干涉”,蒙牛仍沿用自有品牌、标志设计及企业管理等。如今承诺即将到期,随着总裁杨文俊的退位,蒙牛开始正式进入中粮时代。
此前,蒙牛的元老人物如牛根生、姚同山、孙玉斌、孙先红、邓九强等已相继辞任或退休,他们都是当初蒙牛标志设计的参与者,随着杨文俊的退位,蒙牛的老将全部离开了管理一线,蒙牛也随之向“牛根生时代”挥手告别,真正进入“中粮时代”。
在最困难的时刻,中粮入主蒙牛,并作出了三年不干涉的承诺,中粮的标志设计也不会在蒙牛的包装上有所体现,但其后蒙牛发生了数起安全事故,负面新闻不断。中粮也被指责作为大股东为履行好职责。
其实,我们细想一下,蒙牛给我们的印象是,基本都是:“很会卖牛奶!品牌建设和广告策划是其强项,并且多年来一直坚持市场导向,但自有奶源及产业链的建设相对薄弱。”蒙牛副总裁赵远花在三聚氰胺事件后曾说,蒙牛此前重营销、重市场、轻奶源、轻基地,要从这种模式转向重视奶源基地。但是蒙牛管理团队还是要满足快速扩张的模式,需要业绩。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在这种前提下,中粮集团全面接管蒙牛,还是释放出一些颇为积极的信号。譬如:为了掌控奶源,中粮支持蒙牛开启并购之路,积极合作、参股兴建奶牛现代牧场;宁高宁要求以质量为发展重点,暂不考虑规模与盈利,而作为国企的中粮集团,对推动蒙牛的转型有着雄厚的实力。
蒙牛的发展速度太快,蒙牛的标志设计遍布在我们能想到能关注到的每一个事件、广告中,蒙牛需要改变原有的发展思路和策略,冷静地把发展速度降下来,保证资金、奶源的稳定。我们也拭目以待,在几多时间后,不知蒙牛的外包装上会不会出现了中粮的标志设计。
上一篇:北京标志设计之产品竞争力 下一篇:最好的标志设计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