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晚了几百年的中国品牌商标设计观念

来源:    2015-04-07

晚了几百年的中国品牌商标设计观念

2015-02-26 北京主桅品牌设计 


----主桅品牌设计俄罗斯服装品牌

英国有一个科技史学家李约瑟,他有一道著名的“李约瑟难题”。他问:资本主义革命,就是工业化的革命,为什么没在发达的中国产生? 原因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中国不注重无形资产,不注重知识产权,不尊重个人创造和冠名。别说产品专利保护的意识,就商标设计的概念就基本没有。

 

晚明时期,大量知识分子、上层社会追求生活的奢靡,商品跟着就出现了。比如我们知道时大彬的紫砂、江千里的螺钿、黄应光的版刻、方于鲁的制墨、陆子冈的治玉、张鸣岐的手炉,等等。这些手工业品都是署个人名款,充斥整个市场。今天统计,署着“张鸣岐”款的手炉,大概有4万件存世。一个人不可能制造出这么多的手炉!只能说明他的人名已经变成一个商标设计品牌。

 

 

 

 

主桅品牌标志设计作品1

 

我们今天知道的西方著名品牌的商标设计基本上都是人名,比如服装有范思哲、阿玛尼,汽车有丰田、福特、奔驰,还有波音飞机、路易·威登的包,这些都是人名,跟我们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品牌意识一模一样。但不幸的是,这个品牌进入清朝后,叫做“大清康熙年制”、“大清乾隆年制”。到新中国成立以后,叫做“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不注重品牌。

 

 

主桅品牌标志设计作品1

 

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由于要向西方各国出口,没有商标设计是不能出口的,所以我们被迫出了一些品牌,叫什么“天坛”、“东风”、“解放”、“红旗”、“蓝天”、“白云”,都找不着调的事儿写在上头,当成一个品牌。问题是蓝天、白云都不为此事负责,梅赛德斯·奔驰却能为此事负责。这就是对品牌意识淡漠和无知,对无形资产淡漠的一个史实。

 

“同光中兴”时期,资本主义第二次萌芽,中国人的品牌意识又出现了。接受第一次被扼杀的教训,这次的品牌商标设计叫什么呢?叫外号。比如我们都知道的狗不理包子、王麻子剪刀、葡萄常、泥人张,姓名都说一半。所以,中国的品牌在资本主义的第二次萌芽时期,出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品牌都是半拉人名,羞羞答答。到50年代公私合营是中国品牌在资本主义萌芽后又一次惨痛没落。而今天政府似乎才明白品牌才是中国的竞争力。很晚了,不是吗?

 

 

主桅品牌标志设计作品2

 

 

 

主桅品牌标志设计作品2

 

主桅品牌标志设计作品2

 

到了当代,用人名作为品牌商标设计名称的第一个人是李宁。他拿完世界冠军退役以后,创造了李宁品牌。我有一次去王府井利生体育用品商店,不幸看到这一幕:那时候李宁的牌子刚上市,很多人不适应。售货员给一个人介绍,说这是新牌子,叫李宁牌。那个人愣着,看了半天,说:“我身上怎么能绣一个他的名字啊?”他是这个概念:我的身上不能有别人的名字。但是他不知道,他穿的皮尔·卡丹的西服,也是别人的名字。

 

主桅品牌标志设计作品3

 

主桅品牌标志设计作品3

 


主桅品牌标志设计作品3

 

皮草是指利用动物的皮毛所制成的服装,具有保暖的作用,现在的皮草都较为美观并且价格较高也是不少消费者的消费对象。狐狸、貂、貉子、獭兔和牛羊等毛皮兽动物,都是皮草原料的主要来源。

 

皮草出自粤方,现已渐渐取代了“裘皮”一词,成为主流用词。粤方言为什么用“草”这个语素组词呢?我们从成语“不毛之地”可以印证。粤方言词“皮草”中的“草”,就是“不毛之地”中的“毛”,“草”和“毛”是同义语素。“不毛之地”指的是连草都不长的地方,反过来,“皮草”指的就是“皮毛”。

 

人考证说,在旧上海时期,有一些俄罗斯的犹太人在这里开设一些毛皮店,那时多以野生动物为主,毛皮非常昂贵。一件黄狼皮短衣就要花费五根金条。但是上海的气温不是特别冷,冬季短夏季时间较长,所以聪明的犹太人冬季卖毛皮,到了夏天就进了一些草席去卖,随后就将店名改成了“皮草店”。在解放后,很多的皮草公司都搬到了香港,给犹太皮草商打工的学徒,为了生存、生活,于是就仿照原来的犹太老板,尽管不知道皮草到底是什么意思,但也都叫做“皮草公司”。

 

主桅品牌标志设计作品4

 

 

主桅品牌标志设计作品4

 

主桅品牌标志设计作品4

 

主桅品牌标志设计作品5

 

主桅品牌标志设计作品5

 

来自俄海参崴的EVA爱娃刚刚购买了一件裘皮大衣。她说,天气逐渐变冷,想提前购买裘皮大衣,虽然已经有一件裘皮大衣,但是款式已经过时,所以来远东挑选一件新款。她对自己购买的这件大衣非常满意,裘皮是用旱獭皮制作而成,款式时尚,她非常喜欢。EVA爱娃还说,在俄罗斯,女性穿裘皮大衣非常普遍,很多俄罗斯女性拥有2、3件裘皮大衣。

 

俄罗斯的冬季气候寒冷,并且时间漫长,俄罗斯大部分地区冬季长达6个月,所以俄裘皮市场的需求量很大。现在,裘皮销售开始逐渐进入旺季,每个月的销售量将在几百件左右。四分之三的俄罗斯人冬季喜欢穿裘皮大衣或熟皮皮袄。俄罗斯裘皮年消费量达到1000万张,消费群体约1亿人,市场容量80多亿元人民币,而且裘皮每年销售额以25%%的速度增长,但只有近10%%的产品为俄本国生产,其余需要进口。

 

主桅品牌标志设计作品6

 

 

主桅品牌标志设计作品6